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贵州系列报道之九十七

“从江模式”:高校组团跨区服务乡村振兴的成功实践   日前,由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央戏…

 

“从江模式”:高校组团跨区服务乡村振兴的成功实践

 

  日前,由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10所高校定点帮扶工作部门代表、挂职干部代表、帮扶县农特企业代表在贵州省从江县举行“2023年G10同心助力乡村振兴—川渝及在黔帮扶部属高校组团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研讨会”。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乡村振兴处副处长王纯合、中共黔东南州委常委、副州长崔鹏和州相关局领导出席本次会议并讲话。中共从江县委书记周崇军致辞。据该组团定点帮扶办杨恩华主任介绍,本次研讨会为第二届,旨在总结高校组团跨区帮扶工作经验,进一步整合校方资源,规范帮扶方式,总结提炼“从江模式”,再用于指导帮扶实践,发挥高校在服务、助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积极作用。

 
 

  拓展“组团增效”的帮扶模式,探索“单兵作战”到“组团协助”新路径

  教育部全面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切实履行直属高校定点帮扶的牵头职责,全面统筹和部署直属高校的定点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各直属高校的学科、科技、人才和智力优势,与帮扶地区密切配合,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以实干和担当交出了定点帮扶工作的亮丽答卷。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要求高校派驻各级干部必须转变工作思路、转移工作重心,学会用市场化的思维谋事、用科技和资本的力量干事、用平台的力量成事,要从原来的“单兵作战”转向“兵团式的协同作战”。充分利用每个高校的优势,不论是学科优势,还是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文化优势都有所不同,而各个地方的产业发展基底、资源禀赋、发展阶段有所差异,这就势必造成,传统的点对点的帮扶模式难以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所以需要我们各高校要建立横向合作帮扶模式。

  从江百香果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江南大学的优势在于精深加工产品研发,但是前端的种植环节所需要的技术则是南京农业大学所擅长的,而后端销售环节的销售渠道构建、品牌打造和传播,有需求电子科技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高校的技术支持和商业策划,高校组团配合、立体式服务恰恰是“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坚持用学校的“长板”来补地方的“短板”,瞄准“教育、科技、文化、人才”新靶心

  聚焦基础教育短板,推动乡村教育振兴。江南大学聚焦乡村教育需求靶向,瞄准从江县乡村教育短板,制定了精准帮扶计划和举措,进一步筑牢从江乡村教育根基。在助力补齐设施短板,改善乡村办学条件方面,针对从江县部分学校存在的“高海拔地区供水难”“现代化教学设备缺”“师生活动空间不足”等困难,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先后帮助各学校修建高标准水池、班班通、学生食堂文化亭、阅览室等软硬件,解决师生高峰时段用水难、学校电子教学设备不足、师生活动空间受限等问题,累计投入200余万元。在助力补齐师资短板,提升乡村教学质量方面,针对月亮山区“教育基础薄弱”“教学点分散”“师资相对匮乏”等实际问题,制定了《从江县月亮山区教育振兴帮扶工作方案》,实施缺编教师补充计划、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乡村幼师培养计划、雏鹰助飞行动计划,每年投入资金120余万元。先后有王兰英等18名月亮山区的大学毕业生补充进加鸠镇中小学师资队伍,同时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助学金,惠及师生2400余人。

 
 

  瞄准产业发展短板,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江南大学按照“助力从江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从江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工作思路,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打通从江产业发展的“梗阻点”,助力从江产业振兴。在助力主导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聚焦“生态农业+健康食品”领域的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找准帮扶从江产业发展的着力点,集聚研发力量,加大对生态产业和健康产品的研发,助力从江做精做优百香果、香猪、铁皮石斛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助力从江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在助力企业技术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方面,聚焦“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价值创造”,助力企业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先后与从江县七香、真尊、康旅、九芗等企业签订技术开发协议,开发百香果原浆、饮料、烘焙馅料等12种精加工产品,研发铁皮石斛固体饮料、压片糖等精深加工产品。

 
 

  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传承创新非遗文化。从江民族文化和非遗技艺存量丰富,是名副其实的民族文化富矿区。但是,尚未形成能真正“走出去”的非遗企业和非遗品牌,优质的民族文化资源无法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针对此种情况,江南大学以项目帮扶为引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推动从江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在助力非遗产品开发,延续非遗文化根脉方面,每年投入20余万元,支持从江县开展非遗产品创新设计、非遗推广,和非遗人才培养工作,共设计新增产品58款、培训非遗人才140人,累计提供非遗就业岗位63个,协助非遗传承人认证3人,设计民族IP形象2个,推出民族IP微信表情包6套,上线以来下载使用量达上百万次。在助力民族文化推广,扩大非遗文化影响方面,开展以“侗族大歌”为主要内容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推广活动,协调有关方面专家为侗歌作乐谱标注等。组织外国语学院师生团队将79万字《侗族大歌志》翻译成英文,助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

 
 

  学校围绕“五大振兴”,发挥自身优势,谱写建设民族特色小康社会新篇章

  把学科建设与乡村振兴需求相结合,围绕“五大振兴”,找准学科建设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建立服务产业链发展需要的学科体系,形成跨领域和跨学科结合的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贡献高校的智慧和力量。

  在推进产业合作上“提档升级”。积极探索校地共建园区,通过政策引导、资源合作等方式,加大校地合作交流,拓宽合作渠道。10所高校继续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帮扶地区设立研发中心,派驻相关科研人员长期或到期轮值形式驻扎,结合帮扶地区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大对技术研发、产品开发、业态构创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深化校友会组团帮扶机制,带动企业投资落地黔东南和帮扶地区,引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定期针对性开展人员培训、产业指导,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在提升消费协作上“扩面增效”。10所高校发挥所在区域的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推动帮扶地区优质农特产走向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川渝地区的市场。继续发挥各高校的人才、文化优势,多方联动深挖帮扶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培育高端旅游精品线路,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带动社会旅游,拓展帮扶地区的旅游消费市场。积极为帮扶地区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在旅游、运动、休闲、养老等领域开展投资合作,鼓励龙头企业与帮扶地区共同开发景区、度假区、旅游综合体等。

 
 

  实施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是党和国家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出发,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10所高校将本着“高校所能、县(市)所需”的原则,进一步拓展帮扶的形式和覆盖面,在校县合作、校校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更多帮扶,共同实现“共享”“双赢”。创新“师带徒”“精英带团队”等帮扶模式,建立“1+1”“1+N”师带徒制度,帮助本地本土干部教师成长成才。(龚超 贾军台)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16-7055-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358067079

邮箱:3580670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