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方资讯

深入学习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精神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的路径

乡村振兴贵州系列报道之一百零七深入学习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精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的路径陈 政   对于西部贵州而言,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


乡村振兴贵州系列报道之一百零七

深入学习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精神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的路径

陈 政

 

  对于西部贵州而言,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重要的是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当前,脱贫地区群众生活持续改善,但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健全、资金资源短缺等因素依旧制约着西部地区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仍需持续发力。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持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稳定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加大对重点地区帮扶支持力度,建立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区域整体实力。

贵阳大数据国际软件中心一角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关系民生之本,对新时代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23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2%,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效显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但也看到,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还存在差距,城乡融合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就是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帮助贵州的乡村振兴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就与经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脱贫攻坚,这是一个最大的短板,也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脱贫攻坚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是建立脱贫攻坚责任体系。中央出台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管理体制,构建起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中西部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贫困县党政正职攻坚期内保持稳定,形成了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扶贫责任体系符合我国国情,契合精准扶贫实际,有利于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二是建立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并出台配套文件。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出台100多个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各地也相继出台和完善了“1+N”的脱贫攻坚系列文件,内容涉及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农村危房改造等。很多“老大难”问题都有了针对性的措施,打出了政策组合拳。

  三是建立脱贫攻坚投入体系。中央明确,扶贫投入力度要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相匹配。在财政投入上,“十三五”时期,国家向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主体注入约2500亿元资本金,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在金融支持上,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的支持力度。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3113亿元,共支持了868万贫困户。保险业扶贫、证券业扶贫的工作力度也明显加强。

  四是建立脱贫攻坚监督体系。中央出台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对各地各部门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开展督查巡查。督查坚持目标导向,着力推动工作落实。巡查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各民主党派中央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扶贫部门加强与纪检监察、巡视、审计、财政、媒体、社会等监督力量的全方位合作,把各方面的监督结果运用到考核评估、督查巡查中。

  五是建立脱贫攻坚考核评估体系。中央出台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2016年到2020年,每年开展一次考核,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进行。主要考核减贫成效、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涉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和贫困县退出计划完成、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贫困人口识别和退出准确率、群众帮扶满意度、扶贫资金绩效等指标,树立脱贫实效导向,确保脱贫攻坚质量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贵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三大战略行动,建设三大国家级试验区,“十三五”目标任务完成,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发展取得的成绩,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五年减少贫困人口507万,易地扶贫搬迁近200万人,减贫人数、搬迁人口全国最多,全面解决74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7.87万公里,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四年综合评价为“好”;全省城镇化率为53.15%。其中,贵阳市为80.07%;遵义市、黔南州,城镇化率分别为56.69%、51.53%。在贵州大地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

贵州的美丽乡村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中存在的困难

  综上所述,当前,贵州已经具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较好的基础条件,但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不同的历史阶段,目标不同,要求不同,内容不同,如何形成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协同推进、相互配合、有机深度街接的良好格局,尚有一些一困难有待解决。

  一是产业后劲不足,缺乏可持续性。产业发展是实现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核心引擎,也是实现从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的关键。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中,有些地区扶持起来产业缺乏后劲。一是扶贫产业“阶段性”“特惠任”特征明显。二是尚未形成稳定的产供销体系和完善的产业链。三是部分贫困群体并未真正参与产业发展。虽然在规期内能取得教好的扶贫绩效,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等靠要的“养懒汉”现象。

  二是生产要素保障不足,金融资源结构性短。金融资源脱置失衡。城乡二元体制使农村发展处于严重的“失血”“贫血”状态,“财政输血”的同时“金融抽血”。保险普惠作用未充分发挥,产业抗风险能力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天吃饭”思想较重。人才外流较为严重,优质专业人才尤其匮乏。一些乡村存在“空心化”“空巢化”“老龄化”现象,缺人气、缺活力、缺生机的现象普遍存在。乡村“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显然得到加强。医疗、文化、教育、人文、体育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匮乏。

  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及优秀文化传承需高度关注。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乡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挑战。一些地方存在环境污染,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增产高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存在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导致出现耕地板结、土壤硬化、环境污染等问题。还有一些地区农村水、电、路、讯,垃圾池、垃极桶等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乡村民风民俗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乡土文化特色没到一定发展,民族特色遗失。以城市审美“标尺”改造农村的做法大行其道,乡村建设退化为简单的环境整治,等同于“化妆式”改造,乡村建设“千村一面”“过度化妆”,乡村美食、文化习俗、传统手工、生活形态日益“去乡土化”,乡村社会传统和本土文化特色在一些地方逐步消失,一些乡村文化甚至日渐荒芜。

  四是乡村治理亟待优化,自治能力有待提升。乡村社会治理也面临着错综复杂的新问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乡村法治、德治、自治能力在治理理念、方式、手段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一些乡村法治观念薄弱,村民没有把自己当作乡村治理的主体,参与治理的意识淡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欠缺、权力腐败、村霸、黑势力等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乡风德治建设存在缺口,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不良风气、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活动在部分农村地区仍然盛行;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村民自治能力不足、村规民约作用不明显,“流动性乡村社会”带来治理难度,农村人口流动性的加大和变化相繁。带来了乡村传统共同体的松解。此外,还存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体制机制街接不畅的问题。脱贫攻坚已经实施多年,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制机制与运作体系。而推进新型城镇化正处于由顶层设计、整体规划转向分类规划,微观实施的过渡时期。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体制机制建立仍需一段过渡期。

乡村振兴结硕果

 

  三、贵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建议

  贵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面临许多有利因素。一是中央宏观政策机遇。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中央适应“新常态”,果断出台了一系列“微刺激”和“定向调控”政策,特别是中央继续释放改革红利,为经济持续发展再添动力。此轮简政放权,打开了民间资本进入重大工程项目甚至传统垄断产业的大门,有望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和活力,对这些调控政策和改革红利,精准把握,定向争取,提高争取项目、融资的针对性。二是产业调整机遇。中央确定了促进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措施,明确强调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产业必须要转移出来,转移的方向是中西部地区,同时还明确了近期要尽快拿出若干重大项目帮助中西部地区建设有利于产业承接的基础设施工程,这都为争取项目资金、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带来更多机遇。三是省市州县乡村信心充足。增强信心,抢抓中央宏观调控和产业转移机遇,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抓住机遇,上项目、争资金、促发展。达到目标不变,任务不减、力度不减、速度不减,实行倒逼机制。四是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两手抓”。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和前提,新型城镇化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巩固和深化,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增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融合推进的意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不能单一进行,必须协调推进,不能孤立地干,统筹起来做。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两手抓”,不能有偏废、搞取舍,更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二者是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五是结合实际找准着力点。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结合实际情况,聚焦阶段性任务。从产业、政策、治理等方面入手,找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的着力点;从产业入手,做好发展衔接;从机制入手,做好政策衔接;从治理入手,做好服务衔接。顺应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智慧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重点推进十项工作:

  第一,坚持项目推进。乡镇联动,认真谋划和编制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发挥贵州比较优势、对上能争取或对客商有吸引力的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州县乡“盘子”。围绕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指标、短板指标,策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大向上对接争取和对外招商引资的力度。

贵州的少数民族乡村

 

  第二,抓好精准扶贫。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的原则制定分类帮扶方案,做到“一户一政策、一人一措施”,通过“六个到村到户”举措,实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精准扶持。监察、审计、扶贫部门加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衔接资金审计监督,确保资金真正用在农户身上、真正用在乡村振兴地区。

  第三,创新旅游扶贫。发展乡村旅游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最新趋势之一,也是贵州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关键所在。但是,把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则是一个尚未有人进行研究的新课题。如何通过乡村旅游实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最佳效果的机制与模式。乡村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推动旅游发展转型升级。

  第四,抓好生态扶贫。以建立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先行先试示范区为目标,以扶产业发展、扶基础设施、扶民生改善为抓手,创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衔接管理模式,切实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加强乡村振兴审计,加快乡村振兴向造血式、参与式、整体式转变,在巩固提升已“减贫摘帽”县、乡镇成果的同时,确保完成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衔接任务,做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第五,推进乡村示范。打造有看点、有特色、有亮点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示范乡、示范村,带动面上及时跟进。建立完善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工作机制,将脱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与驻村、干部帮联驻、党建帮扶等有机结合起来,切实为示范创建村在项目策划、资金争取等方面解决实际问题,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创建上有突破。

  第六,营造创建氛围。通过媒体专栏、宣传橱窗、知识竞赛、文艺宣传等方式,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创建入脑入心,激发干部群众建成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社会活力。挖掘、提炼在抓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管理等工作中的新做法、新经验、新成果,及时予以宣传报道。

  第七,推进城镇建设。确保小城镇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推出看点、形成亮点。加快农贸市场、幼儿园、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移民搬迁及生态移民搬迁路网、供水、供电长效机制等工作,带动其它小城镇同步推进。完成“乡改镇”工作,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增加城镇人口占比,确保市州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第八,狠抓“三农”工作。将农业打造成经济发展增长极,以稳定粮食生产为重点,农业园区建设工程为载体,按照“增加数量、扩大规模、提升档次、丰富内容”的思路,实现“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发展,以园区示范带动千家万户;优化农业结构。以提高科技含量为重点,按照品牌战略,围绕茶叶、蔬果、食用菌、中药材、油茶等特色产品。

  第九,百姓乡村振兴。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深度衔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行动计划,着力抓好以小康水、小康路、小康电、小康讯、小康房、小康寨等为重点的民生工程建设。逐步改善边远山区、民族村寨群众的出行、饮水、住房、教育、卫生、信息等基础设施条件,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增强同步小康自信心。

  第十,抓好民营经济。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商贸物流业,加快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拉动经济发展;加大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扶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增加有效信贷投放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建立中小企业扶持体系,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办法,搭建创业融资平台。

  作者陈政,贵州省经济智库。产业经济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经济智库首席专家。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4-9144-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358067079

邮箱:3580670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返回顶部